為什麼會得到痛風?
痛風是一種關節疾病,通常是由於身體內過多的尿酸積聚而引起。尿酸是一種由身體代謝產生的物質,通常會被腎臟過濾掉,但如果身體無法有效地排出過多的尿酸時,尿酸會在關節內累積形成結晶,最終引起劇烈的疼痛和腫脹,導致痛風發作。痛風的發病率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患痛風,但在更年期後,女性的發病率也會增加。其他痛風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、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和腎功能不良等。
痛風有哪些症狀
痛風通常發生在腳趾,尤其是大腳趾關節附近,但也可能發生在腳踝、膝蓋、手腕、肘部等其他關節。痛風發作時,患者會感到劇烈的關節疼痛,有時候甚至被風一吹就會產生疼痛,這也是痛風這個名詞的由來。痛風的發作通常是突然的,並且在幾個小時內逐漸惡化,最終可能持續數天或數周。除了劇烈的疼痛和腫脹,痛風還可能導致關節僵硬、發燒和畏寒等症狀。在慢性情況下,痛風可能會導致關節損傷和殘疾。
如何預防痛風發作
1. 改變飲食習慣:過量攝取含高嘌呤的食物是導致痛風的主要原因之一。高嘌呤食物包括肉類、魚類、貝類、內臟等。此外,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有助於降低尿酸濃度。痛風患者應試圖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和酒精,因為這些飲料會增加尿酸積聚的風險。
2. 增加水的攝入量:喝水可以幫助排出多餘的尿酸。
3. 控制體重:過重或肥胖的人更容易積聚尿酸,因此減重可以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。
4. 定期運動:運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並增強關節和肌肉。然而,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,因為可能會導致關節受到過度的壓力和磨損,從而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。
痛風的藥物治療
急性發作期的治療
急性發作期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發炎反應進行控制
1️⃣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(NSAIDs):這些藥物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和發炎反應。
2️⃣ 秋水仙素 (Colchicine):可以減少白血球趨化作用、抑制炎症反應,和避免組織損傷。
3️⃣ 類固醇:這是一種強效的消炎止痛藥,疼痛強烈或不能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時可以考慮服用,但應該避免長期或過量服用。
長期控制期的治療
長期控制期的治療是為了降低血中尿酸的濃度,以減少痛風的發作頻率
1️⃣ 減少尿酸製造的藥物:包含安樂普利諾 (Allopurinol)、福避痛 (Febuxostat) 等
2️⃣ 增加尿酸排除的藥物:包含速復利 (Sulfinpyrazone)、優力康 (Benzbromarone) 等,服用此類藥物需注意有無腎結石病史,否則可能增加尿路阻塞的風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