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鬆的主要特徵是骨骼組織的質量和密度下降,使得骨骼變得脆弱且容易斷裂。這種疾病主要發生於中老年人,尤其是女性。
為什麼會得到骨質疏鬆?
有許多因素可以導致骨質疏鬆,其中包括:
1️⃣ 年齡:隨著年齡的增長,骨骼新生的能力變弱,骨骼就會變得更脆弱和容易斷裂。
2️⃣ 性別: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,尤其是在更年期後。因為失去雌性素的幫助,女性在這個階段會失去更多的骨質。
3️⃣ 遺傳因素: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的病例會使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。
4️⃣ 不良生活習慣:過度飲酒、吸煙和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會使骨質流失。
5️⃣ 營養不良:缺乏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,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導致缺乏合成骨頭需要的材料。
6️⃣ 某些疾病和治療方法:甲狀腺功能亢進、糖尿病、慢性腎臟疾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,以及某些治療方法,如長期使用類固醇等,也可能導致骨質疏鬆。
要怎麼知道有沒有得到骨質疏鬆?
骨質疏鬆通常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,在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開始出現明顯的症狀。以下是一些可能會出現的症狀:
⚠️ 骨折:由於骨骼變得脆弱和易斷裂,因此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症狀。骨折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,但是最常見的部位是脊椎、腕部和髖部。
⚠️ 脊柱彎曲:當脊椎骨骼變得脆弱時,可能會導致脊柱變形,使得身體前傾或是產生駝背的現象。
⚠️ 身高減少:當脊椎骨骼因為骨質疏鬆而崩塌時,可能會導致身高縮減。
⚠️ 背部或腰部疼痛:當脊椎骨骼產生崩塌或變形時,可能直接導致背部或腰部疼痛,甚至壓迫到神經,產生麻痛及肢體無力,影響日常活動。
骨質疏鬆的診斷是通過骨密度測試進行的,骨密度測試可以評估骨骼的強度和評估風險。目前常用的測試方式是雙能X光吸收法 (Dual-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 DXA),也稱為骨密度測量。這種測試方式能夠量測脊椎、髖部或前臂的骨密度。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定義,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主要是根據骨密度測試所得的T分數判定。T分數是將患者的骨密度與同性別、同種族的正常年輕人相比的差異。根據T分數的不同,骨質疏鬆的診斷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等級:
骨質疏鬆如何治療?
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、家族史、體格檢查和血液檢測等綜合評估,以確定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案。
要逆轉已流失的骨質非常困難,因此骨質疏鬆的治療目的是減緩骨骼密度下降的速度,並降低骨折的風險。治療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☑️ 生活方式改變:適當的運動和營養攝入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。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。另外,增加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入也對骨骼健康有益。
☑️ 藥物治療:某些患者需要藥物治療。目前常用的藥物包括雌激素類藥物、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、雙磷酸鹽類藥物、和蝕骨細胞抑制抗體等。
☑️ 骨質重建治療:如果患者已經出現骨折,可以通過手術或者注射一些物質來修復骨骼。
☑️ 預防骨折:對於已經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,預防骨折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建議患者戴護具、避免高風險的運動和活動。
治療骨質疏鬆需要個人化的治療方案,建議患者盡早就醫,並跟隨韓醫師的建議進行治療。